混凝土试验仪器的普遍应用,使得环境和人通过设备得以连接与互动,自动控温的空调和自动控光的灯泡都是应用传感器之后才得到的实现,而传感器更重要意义,在于让穿戴式设备成为我们身体延伸,并且是我们成为移动物联网的节点。
高性能混凝土试验仪器具有丰富的技术内容,尽管同业对高性能混凝土试验仪器有不同的定义和解释,但彼此均认为高性能混凝土试验仪器的基本特征是按耐久性进行设计,保证拌和物易于浇筑和密实成型,不发生或尽量少发生由温度和收缩产生的裂缝,硬化后有足够的强度,内部孔隙结构合理而有低渗透性和高抗化学侵蚀。
基于上述特点,高性能混凝土试验仪器成为我国近期混凝土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高性能混凝土的核心是保证耐久性。耐久性对工程量浩大的混凝土工程来说意义非常重要,若耐久性不足,将会产生极严重的后果,甚至对未来社会造成极为沉重的负担。我国50年代所建设的混凝土工程已使用40余年。如果平均寿命按30-50年计,那么在今后的10-30年间,为了维修这些建国以来所建的基础设施,耗资必将是极其巨大的。而我国目前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规模宏大,每年高达2万亿人民币以上。照此来看,约30-50-年后,这些工程也将进入维修期,所需的维修费用和重建费用将更为巨大。因此,高性能混凝土更要从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入手,以降低巨额的维修和重建费用。